本文原载于techcrunch.cn
作者为 Freeport Mobile CEO,著名投资人John Biggs
我们要如何去看待那些试图凭一己之力撬动全球市场的初创公司?
在我12 年 的TechCrunch 生涯中,始终都在追随着TechCrunch的步伐。我见证了TechCrunch的商业报道从一滩死水逐渐变成庞然大物,也看着曾经无人问津的版面不断成长,最终跻身为与全球对话的主宰力量。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局面?因为商业报道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业报道,而是充满火药味的战场手记:投资机构间战火纷飞,硝烟从各种新奇的构想中逐渐蔓延开来。
再这个过程中,风投机构也从默默无名的金融柜员一跃成为光鲜靓丽的耀眼巨星,孵化机构也一再挑逗着初创企业创始人的神经——他们的头衔终于变成了官方意义上的老板、总裁,他们的心路历程被描绘成一段段的商业圣经。
如今同样的事情正在 ICO 领域发生,尽管形式上显得有些陌生。
在这里,创始人的资历背景不再是公司的评判标准、甚至公司的技术含量也不再被看做是自身的实力象征。它只需回答一个问题——“发售的代币会在什么时候上涨?”——然后,所有的答案就会在你面前昭然若揭。
显而易见,它们走向了某种歧途——这些代币发行公司理应受到和传统初创公司同等的评判标准和社会担当,然而事实远非如此。
我们所熟知的风投向来都是对某个项目的群体性批判历程(这个群体往往由男性主导构成)。如果他们发现了任何潜在风险,等待着项目发起人的就只能是一个充满善意的抱歉。除非这个项目 拥有足够的实力底气或者充沛的启动资金,否则它就只能在天使轮的死亡名单下找到自己的名字。
但 ICO 领域却出现了不一样的烟火。
尽管从表面上来看那些代币风光无限,但这种自嗨型的满足很容易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因此以代币发行公司必须要受到尽职的调查,但这种调查需要足够高的智商。创始人需要做的是要让全世界记住他们的面庞,而不是努力在资本家面前留下印象。
他们必须去讲述真实的故事,展示出他们所带来的实际价值,而不是在噙着泪水的哽咽中高呼理解万岁。
加密货币用数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没有中心化决策的平等时代。但这里的创始人们却忘了一点:人类不可能做到纯粹意义上的公允。这些初创公司的价值在于它们为人类带来了多少价值,它们的技术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体现出作为企业的认知——我们的未来不是数字的未来,那企业希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所以这些初创公司要面对的是多方质疑,而这些质疑并不一定能会他们带来更多的融资。
如果你是被金钱利益所驱使,我建议你最好多了解一些你眼中的TRX波场币与实际波场币之间的差别。虽然选择与否都是你的权利,但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让初创公司带领我们走向更深远的未来,传统的风投模式可能会更适合你一些。在此之外,你可能还要做出其它的诸多改变。
早些时候,我同狄巴克·乔布拉谈过他对全球化投票系统的看法。他所从事的是探求全球的态势走向。如果某位政客需要资金预算,或者做出政治决策,这位政客就需要用短信或者电话回访的方式向他的选民询问他们的意向。每人一票,不得偏倚。如今这种空头支票正在逐渐变成现实。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局面,而它也会让融资方式在这其中找到自己的前进步伐。
用数据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心化决策时代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现在,我们进入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那些思维方式尚且停留在上个世界的人们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毕竟这时,我们每个人的话语都有了自己的重量。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